暮霭沉沉
荣誉会员
荣誉会员
  • 注册日期2016-10-21
  • 金钱4110RMB
  • 威望110点
  • 贡献值0点
  • 交易币0
阅读:3404回复:0

冬至是大吉之日

楼主#
更多 发布于:2017-12-22 09:43
冬至,是24节气中的第22个,古人认为自冬至起,白昼一天比一天长,阳气回升,天地阳气开始兴做渐强,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,是大吉之日。
 
 《汉书》有云:“冬至阳气起,君道长,故贺……”也就是说,人们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。
 
 冬至又被称为“小年”:
 
 一是说明年关将近,余日不多;
 
 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。
 
 另外,冬至开始“数九”,冬至日也就成了“数九”的第一天。关于“数九”,民间流传着的歌谣是这样说的,“一九、二九不出手,三九、四九冰上走,五九、六九沿河看柳,七九河开,八九燕来,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。”
 
 在“阴极之至,阳气始生”的冬至时节,无论起居、饮食、进补、运动,冬至养生重要的原则是时时顾护“阳气”。
 
 起居
 
 早睡晚起
 
 养精蓄锐,以应“冬藏”
 
 冬令时节,外界气候寒冷,晚间到清晨是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候,人体应顺应自然,晚上早睡,清晨不宜过早起床,尽量不让阳气外泄。
 
 冬至前后,建议要睡好子午觉,“子时大睡,午时小憩”,冬至时节睡好“子午觉”不但有助于一天之中阴阳之气的更替,更有助于一年之中阳气的生长,以期下一年的阳气充足,少生疾病。
 
 饮食
 
 饮食清淡温软
 
 多样缓进,少咸增苦
 
 冬至时天气寒冷,人们习惯进食温热食物以驱除严寒。
 
 需要注意的原则是,不宜过度辛辣刺激、浓浊肥腻,应以清淡为主,以免消化不良,聚湿生痰;
 
 冬季食用生冷食物,容易刺激肠胃,造成腹痛、腹泻等,选择适宜的烹调方式非常重要,建议尽量多采用炖、煮、蒸、烩等烹调方式;
 
 饮食要多样,谷、果、肉、蔬合理搭配,多吃蛋白质、维生素、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,少吃糖类、脂肪、盐分含量高的食物;应少食咸,多吃点苦味的食物。
 
 多食苦味,以助心阳
 
 《四时调摄笺》里说:“冬月肾水味咸,恐水克火,故宜养心”,是说冬季是肾经旺盛之时,而肾主咸,心主苦。
 
 从中医学五行理论来说,咸胜苦、肾水克心火。若咸味吃多了,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,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,所以应多食些苦味的食物,以助心阳。这样就能抗御过亢的肾水。
 
 适合选择的食物包括芹菜、莴笋、生菜、苦菊等,这些苦味食物中含有氨基酸、维生素、生物碱、微量元素等,具有抗菌消炎、提神醒脑、消除疲劳等多种医疗、保健功能。
 
 合理进补,利于封藏
 
 “气始于冬至”,故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,民谚素有“三九补一冬,来年无病痛”之说,此时人体内阳气开始生发,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。
 
 可多吃核桃、芋头、枸杞、海参、益智仁、杜仲等补益肝肾之品或是结合药膳进行调补,以助发阳气、利于封藏。
 
 冬令膏方是较好的药补方式,膏方具有调阴阳、补气血、润皮肤、充肌肉、实四肢、濡百骸、利关节、养五脏、畅六腑、实先天、强后天、扶正祛邪、强身延寿等多种功效。但膏方调治并非一味进补, 以防助邪留寇, 而应攻补兼施, 扶正祛邪
 
 运动
 
 调摄情志,顺养阳气
 
 中医认为,大量排汗同时也会耗费大量精气。冬季应顺应天时,注意养藏,安静休养,不宜剧烈运动,大量出汗。
 
 可进行适当的运动,以八段锦、太极拳等平和的运动为最佳的选择,达到动中求静、气定神闲的目的。
 
 防病
 
 注意早晚温差 保护关节
 
 冬至到小寒、大寒,是最冷的季节,心脏和高血压病患者往往会病情加重,患“中风”者增多,天冷也易冻伤。
 
 在寒冬季节,对高血压、动脉硬化、冠心病患者来说,要特别提高警惕,谨防发作,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:
 
 注意防寒保暖。
 
 在气温降到0℃以下时,要及时增添衣服,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,又要柔软宽松,不宜穿得过紧,以利血液流畅。
 
 合理调节饮食起居,不酗酒、不吸烟,不过度劳累。
 
 坚持晚间泡脚
 
 中医认为,人体中的寒气是由大地经足部进入人体的,因此,多泡脚可有效帮助女性保暖。
 
 但泡脚一定要坚持,不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,只有长期坚持,才能起到保健养生、防寒保暖的功效。
 
 心境清静,宁神定志
 
 冬至时节精神调摄应以静养为主,要保持心境清静,神静少虑,既不过分地拘控,也不要放纵。
 
 做到豁达宽宏、精神畅达,工作、学习之余多听音乐,多从事一些休闲娱乐活动,以宁神定志,以顺养初生的阳气。
游客

返回顶部